在对话中种下“十佳梦想”的种子——怀化市检察院举办全国优秀公诉人与怀化青年检察干警对话交流座谈活动
2023-07-19 21:35:2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玉意 | 作者: | 点击量:11240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陈善灿 路婷)办案高质效,竞赛高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年检察干警素能建设,向全国优秀公诉人学习工作和参赛经验,对话共谈青年检察干警成长成才道路,7月15日,市检察院举办了全国优秀公诉人与怀化青年检察干警对话交流座谈活动,邀请了2位全国优秀公诉人、2位全省十佳公诉人教练与青年干警进行对话和交流。

 “这次活动十分难得,你们提问越热烈,嘉宾的回答就越专业,活动就越活跃,就能达到把青年干警组织起来,单位活跃起来的目的。”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段志凌在全国优秀公诉人对话怀化青年检察干警座谈交流会上致辞时说道。
公诉人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这既是一个神圣的称号,也是刑事检察人沉甸甸的责任。交流座谈活动开始后,来自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的检察官助理王军首先提问道:“一名优秀的公诉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一名优秀的公诉人至少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说服说理能力,这应当是一名合格的刑事检察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但要成为一个有深度的公诉人,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有熟练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握国家的中心工作,才能在检察办案中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案件办理高质效。”湖南省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杨柯作出回答:“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每一次办案、每一次竞赛中磨炼和积累。从我自己参加竞赛的感受来说,竞赛是起点而非终点,竞赛结束后又是新的起点,不断努力才能充实公诉生涯。

曾担任过全省十佳公诉人教练,长沙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李治明在回答时也特别提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除了具备依法处理案件的业务素养,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学会“跳”出案件办案件,注重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交流座谈会主持人陈善灿顺着嘉宾的回答,又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当前刑事检察朝着专业化、细致化的方向发展,业务细分较多,市级院青年检察官助理如何在当前的机制下,提升综合办案能力?”

“其实不只是市级院,基层检察院的青年检察官助理,也都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工作越来越精细化,这既让青年检察官助理能够做到“精”于一行,但同时也使得工作涉猎较窄”。全国优秀公诉人、慈利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娜说: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我想青年检察官助理一定要保持‘三颗心’。一是要保有一颗初心。保有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之初心,保有从检公诉之初心。办案中要从“结案了事”转向“案结事了”,做到始终从政治上看,在每一个案件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二要做到用心。要脚踏实地,在石上磨,在事上练,用心向身边每一位同志学习,不断在每一个案件、每一场竞赛中得到磨砺和成长。三要有责任心。要时刻谨记我们对外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形象,始终以责任担当办好每一个案件、写好每一份文书,讲好每一次检察故事。”

“在越来越重视案件质量的当下,在办理好自身案件的同时,如何做好评查他人案件的公正?”刚从刑事检察部门调到案件管理部门工作的检察官助理刘萧提出一个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

“你的问题提到点子上了,我曾担任过省院评查一组的组长,比较理解和知悉评查员在评查案件时的心态。如何在繁重的办案中确保案件不出问题,在评查案件时做到客观公正?不仅是给办案人员提出要求,对评查员更是提出挑战。”全国优秀公诉人、湖南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梁驭骁特别提到,“首先,案件质量过不过硬、办案人员过不过硬是关键,不能出现证据审查不到位等基础性问题。要做好案件评查工作,要具体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不以结果论。不能仅因案件判决无罪、撤回起诉,就评为不合格,不能把有认识分歧案件的无罪责任不加区别的归咎于承办人,关键是看有没有审查案件存在的分歧、存在的证据问题,以及有无公诉责任。二是要本着一颗专业心和善良心。案件评查既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需要裁量的工作,在评查案件时,要善于站在办案人员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在认定他人办案存在瑕疵和问题时,要多思考自己办理这个案件会如何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既对别人要求严格一些,又对自己要求宽松一些,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在交流座谈结束前,四位嘉宾还就如何带好如“白纸般”的应届青年检察干警,如何更好传承公诉精神谈了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一是心态决定命运。始终保持阳光、积极、进取的心态。二是眼界决定格局。要做到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两手抓’‘两手硬’。三是磨难决定成就。遇事绝对不能退缩,历经磨难后终将迎来阳光。”李治明如是说。

罗娜说:“我们单位的青年检察干警每次参赛都能带来惊喜。因此,通过主动打造一个有氛围、有仪式感的集体,让青年检察干警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更好激发青年检察干警的活力,促进青年检察干警成长成才。”

杨柯谈到,“要始终秉持向公诉前辈学习的心,从学习中收获进步;在事无巨细的言传身教中引导青年检察干警树立良好的习惯。”

梁驭骁结合多年经验提炼了三个关键词:“一是师徒文化。公诉人的成长始于模仿,只有通过师徒联系,才能使得青年检察干警在不断的模仿中得到成长。二是双向奔赴。带新人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愿学、一个愿教,而不能成为‘强扭的瓜’。三是提供平台。公诉人的培育本质上是精英式培育,要主动给予青年检察干警展示的平台,在一次次锻炼中成长,成为一颗闪亮的星。”

“‘种子’已经种下,情怀得以传承。这次交流座谈活动,已在我们的心中播撒下了梦想的种子、友谊的种子”。段志凌最后表示,“此次活动现场交流互动气氛热烈,提问回答精彩纷呈,干货满满,收获满满。受邀参加活动的四位嘉宾无私解答、倾囊相授,不仅是一次专业领域的答疑解惑,更是刑事办案理念和公诉情怀的传承和延续”。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毛晖,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潘伯华,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怀化市检察机关青年检察干警近50人参加活动。

责编:周玉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